您當前的位置: 保駕護航裝修網 本地新聞 杭州這對建筑師小夫妻的80㎡戶型里,竟藏著一座蘇州園林
您當前的位置: 保駕護航裝修網 本地新聞 杭州這對建筑師小夫妻的80㎡戶型里,竟藏著一座蘇州園林
來自:保駕護航網 閱讀:516人已瀏覽 發(fā)布時間:2017-06-23 分享:
一.
古人說,大隱隱于朝,中隱隱于市,小隱隱于山;在蘇州的洞庭山上,有許多古老的歇涼亭,滄浪亭就是其中一座,亭在蘇州話里就是歇一歇的意思。
作為蘇州目前所保留歷史最悠久的園林,滄浪亭所在園林中,有一片竹林,竹林深處造有三間低矮的屋子,曲折有致地連在一起,這里是園主人蘇舜欽的書齋。
由于屋子不高,所以給人一種隱在竹林中的感覺。在皓月當空的夜晚,萬籟俱寂,皎潔的月光透過婆娑的竹葉在粉墻上投下點點斑駁,一幅生動的墨竹圖就會呈現在眼前。
蘇舜欽曾有“秋色人林紅黯淡,月光穿行翠玲瓏”的詩句來描繪這里的景色。因此。這間竹林書屋就被題名為“翠玲瓏”。
二.
“幾室?guī)讖d”的居住模式,在極短的時間內成了當代中國城市人生活的主體。年輕人不但很少買得起房,對自己家園營造的可能性也被壓縮到了室內裝修的范疇。
王田田和羅雅琴夫婦倆,都是建筑師,在杭州買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。設計師自己家房子,會裝修成什么樣?
兩人都酷愛研究園林,對很多人來說,滄浪亭里的翠玲瓏可能是一個意象,是透過勻質花窗看到的滿眼翠竹。
但對他們來說,它是存在于宋代的一組空間結構,三個房間的角部連接為每個房間都提供了最大的視野,每個房間都很正,連接在一起卻產生了曲折的體驗。
↓滄浪亭翠玲瓏平面圖/兩室一廳原始戶型圖
出于對江南園林的共同興趣,他們默契地決定將“翠玲瓏”嵌入自家80平的小戶型中。
對于王田田夫婦來說,搬一個園林片段到一個日常戶型中,對其進行改造,生活其中,與它對話。這是一場生活實驗的開始,也是他們接觸傳統(tǒng)的方式。
按照原本兩室一廳的房屋戶型圖,三間房間朝南(客廳餐廳和兩個臥室),廚房、衛(wèi)生間和一個小書房安排在北面,這是一個功能合理的經濟戶型。
但對王田田夫婦來說,功能合理的前提,是他們慣性地接受了一個房間和一個功能的簡單對應方式,生活被切割成幾種簡單的行為看電視、吃飯、睡覺…以及所對應的一個個封閉的房間。
城市生活已經讓人感到各種束縛,他們不希望回到家中依然感到拘束,他們想做的是要在結構上松動這個前提,讓家變得更加自在、放松、有趣,這些與風格無關。
嵌入兩室一廳里的“翠玲瓏”的結構,打破了固定的房間分類法,它既可以看作3個小房間,又可以看作1個連續(xù)的大房間,它既不是各自無關的房間,也不是一覽無余的連續(xù)大空間。
▼設計后戶型圖
兩人在原始的戶型平面中勾勒出一個變形了的“翠玲瓏”,從西北角的入口至住宅東南角,它以曲折的方式連接了這個住宅的最長距離。進入這個住宅是循序漸進的,從狹長的玄關空間到東南角的工作閱讀空間,光線由暗到明,住宅的場景慢慢展開。
▼研究模型
在規(guī)劃的“翠玲瓏”之內,是開放的部分,在這個結構中,隨處可以坐下休息、閱讀、會客、吃飯、工作…,通過改變家具的形式和位置就能改變空間的使用方式。
為了留出足夠的公共空間,北臥室被壓縮到只有一張雙人床的大小,小得像一個家具;同時它的朝南面有可以全部打開的窗和門,又像一個房子。門窗都關上的時候,它就成了一個密室,來訪者往往一時找不到它的進入方式。▼
這個戶型位于頂層,原本餐廳的位置大概有2mx1.5m左右的范圍凈高約有3.7米(其余空間凈高為2.8米),他們設計了一個一層更衣室、二層多功能(儲藏/睡覺/冥想)的兩層小樓,由一道50度500寬的樓梯通往二層。
王田田夫婦倆的設計,在概念上連接了原本獨立的三個房間,但天花上的橫梁依然提示著原來的房間分隔,于是他們想用一種介于兩者之間的方法,既可以勾勒出整體“翠玲瓏”形狀,又可以感受到住宅原來的凈高,一種空靈的吊頂。
他們設想了一個正交的木構單元(基本尺寸360x360x360mm),以此覆蓋整個“翠玲瓏”的范圍,在頂部是吊頂,在墻面是書架、柜子、門、壁燈,在空間中是家具。
▼覆蓋“翠玲瓏”的木構系統(tǒng)
如何做出既有空透感覺又能掩蓋多余設備管線的吊頂呢?我們糾結了很久,最終,我們想做一個可以打開的吊頂。在關閉的時候,它是一個完整的界面。打開的時候,可以看到空透的吊頂空間。在空調的位置,作為空調的出風口和回風口;其他位置,開啟部分的兩側的可以作為儲藏的空間。
▼吊頂平面設計圖
▼吊頂開啟部分的兩側可做儲藏空間
在自家的房屋施工過程中,王田田同時為一個當代藝術展創(chuàng)作了一個空間裝置——云梯,正交的木構單元在這里生長成了一個立方塔,內部兩道階梯盤旋纏繞,遠觀便是立體的“玲瓏”。
云梯拆除后,他回收了那些木料用在了這個家中,因而云梯真的到吊頂上去了。云梯中的木構單元節(jié)點,每個方向的木方都是完整的,螺絲鏈接。經由這個實驗我改進了木方的構造方式,由螺絲鏈接改為榫卯,每根木頭在中點處咬接。
▼云梯
▼云梯搭建現場
▼最終效果
夫婦二人決定在吊頂上不暴露任何燈具,他們把整個吊頂想象成一個大燈籠,光源都在燈籠里,因為界面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照明效果。光線都從吊頂多層板和木構之間的縫隙中擠出,形成了一道道有序列的金線。
滄浪亭中的翠玲瓏,入口和出口分別處在一頭一尾的兩個房間,中間的房間是沒有門的,體驗它的過程是單一流線的。重復的花窗和竹林,對竹林的體驗很純粹,而生活是瑣碎的。
當“翠玲瓏”嵌入到這個小戶型中時,它的邊界上出現了6個出入口和數個窗洞,在身體和視線上連接著其他的房間、陽臺和二層。在這里,沒有一個房間是絕對封閉的,為了實現這一點,王田田設計了多種門窗:
木構體系為這個家提供了一套形式語言、一個框架,過程中,設計慢慢變得像是畫一幅素描,不斷地在原有的基礎上修改疊加,最后成了一副充滿痕跡的作品,一副永遠畫不完的畫。
▼部分設計草圖
王田田說:“很久以前看過葡萄牙建筑師西扎的一部紀錄片,記得他說他很討厭建筑完成的那一刻,我們也有類似的感覺,我們不希望一個設計的完成是某種現有風格的完成,我們希望設計一直在進行,因為生活一直在變化,我們對生活的理解也一直在改變?!?/span>
此商家未上傳營業(yè)執(zhí)照
您可以查看其他商家資料
為促進消費者和保駕護航平臺內經營者(以下簡稱“經營者”)良性互動,確保評價內容系基于真實的交易作出的客觀、公平的評價,為消費者選擇經營者提供可靠的指引,特制定本評價規(guī)則。
本規(guī)則適用于保駕護航平臺內的所有消費者和經營者。
交易雙方發(fā)布評價以及回復的內容應當客觀、真實、合法,且與交易的商品或服務具有關聯(lián)性,不得利用評價侵害相關方合法權益。
消費者在保駕護航平臺對經營者的評價范圍包括“動態(tài)評分”和“評論內容”;“動態(tài)評分”包括“綜合評分”、“設計水平”、“施工質量”、和“售后服務”。
裝修工程施工完畢后,消費者可對經營者在保駕護航平臺進行評價。
店鋪評分由消費者根據以下四個動態(tài)指標,即“綜合評分、設計水平、施工質量、售后服務”對經營者作出星級評分。每個指標為五個檔位,即“一星(很差)、二星(一般)、三星(滿意)、四星(非常滿意)、五星(無可挑剔)”。
對于消費者發(fā)布的評價內容,建議經營者24小時內進行回復處理。
消費者發(fā)布的評價內容、曬圖以及經營者對消費者評論的回復中不得出現法律法規(guī)不允許的內容,包括但不限于:涉及違反廣告法、憲法或其他法律法規(guī)要求的內容的;涉及政治、淫穢色情、暴力、反政府言論、賭博、毒品等內容的;辱罵或污言穢語;未經他人同意,涉及使用他人圖片并編輯后發(fā)布的;盜用他人圖片或未經他人同意使用他人圖片并編輯后發(fā)布的;以物質或金錢承諾為條件鼓勵、引導消費者進行“好評”的營銷內容。
如果消費者存在不合理評價、惡意評價行為,經營者可以向保駕護航平臺發(fā)起申訴,保駕護航平臺將根據經營者提供的證明材料進行審核,經保駕護航平臺判定此評價內容為不合理或惡意的,保駕護航平臺有權折疊該評價。
為了確保評價的客觀真實性、合法性,保駕護航平臺工作人員對消費者的評價內容須在消費者發(fā)布后2日內進行審核,經審核后不存在本規(guī)則第七條情形的,方可在保駕護航平臺展示。
本規(guī)則自2020年5月20日生效。